1960年6月16日,在北京的毛主席意外地获知了一个既惊愕又愤慨的消息:原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竟去了台湾进行访问!
台湾问题历来是中国的关键议题之一。自蒋介石抵达台湾之后,他在美国的支持下,不断鼓吹“反攻大陆”,其气势之嚣张无与伦比!如今,美国总统亲自访问台湾,这无疑是在向全世界释放一个信号:美国和台湾正准备携手干一件大事。
然而,毛主席听完汇报,非但没慌乱,反倒把大伙儿召集起来,风趣地说:“咱们就照着平时单日放炮的老规矩,在6月17号艾森豪威尔到台湾前,还有6月19号他离开台湾时,放炮给他送行!”
那个时代的中国还在经历贫困,军事实力与美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。然而,当有消息传出美国想要涉足台湾问题时,我们并没有感到丝毫畏惧,反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回应了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到访——那就是用炮弹作为“礼物”相赠。
为啥子艾森豪威尔当时要去台湾晃荡呢?咱们送出的“大礼包”能不能起到作用啊?他去了台湾之后,到底搞出了啥名堂?
【由来已久的野心】
从1949年蒋介石离开大陆跑到台湾后,台湾问题就变成了我们国家里头最难搞的问题之一。
大陆和台湾之间只隔了一片海,两岸的老百姓本该像一家人一样和和睦睦。但自从蒋介石去了台湾,美国就老是想插手台湾的事情,这也成了蒋介石喊着要“打回大陆”的底气。而美国人呢,他们利用台湾问题,既能拖住中国的发展,又能搅乱我们周边的安全,还能趁机封锁中国,真是一石多鸟啊!
实际上,毛主席在建国后非常渴望解决台湾问题。我们的军队甚至考虑发动一场渡海战役,直接攻打台湾岛,而距离厦门仅一步之遥的金门岛自然成为了首要考虑的对象。
不过,那时候咱们的海军装备比较差,登陆作战的经验也不足,所以在金门战役里,人民军队遭遇了少有的挫折。
但是,金门战役也让我们学到了怎么上岛打仗。在从这次战斗中吸取了教训后,我们发起了解放海南的战役,最终让海南顺利回到了祖国的大家庭。
台湾问题被暂时放在了一边,而毛主席也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机会来实现台湾的解放。
但就在这个紧要关头,美国人出手了,他们挑起了朝鲜战争,把我国的工业重镇东北给炸了。更糟糕的是,美国的第七舰队也跑到台湾海峡去了,就是为了阻止解放军收复台湾,局势真是紧张得要命!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没办法再跟台湾那边开战了,只能先去支援朝鲜打美国。毕竟那时候,东北可是咱们的重工业大头,保住东北的安稳太重要了。再说,硬碰硬跟美国第七舰队干一架,太不划算了,只会让我们的队伍吃大亏。
靠着志愿军的坚强决心和胆量,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了,可人民军队也受到了重创。这时候,咱们国家只能全力发展经济,只有把经济搞上去,让老百姓日子过好,才能更快实现台湾回归。
但没想到,美国人和蒋介石又一次捣乱,他们觉得我们刚打完抗美援朝,没力气再对台湾动手,所以1953年9月时,蒋介石就和美国悄悄签了个《军事协调谅解协定》。
该协议明确了一点:蒋军部队的相关训练、整编等工作,都必须在美国的指导下推进;而且,国民党军队的调度调动,也需得到美国的认可。更为关键的是,美国在台湾设立了所谓的“协调参谋部”,表面上看是协助国军进行训练,实际上却是为了加强对台湾的控制力,这种做法无形中加深了“两个中国”的分裂态势。
蒋介石有了美国人的撑腰,就让守在大陈群岛的国军去捣乱我们东南边的海岸线,他还亲自跑到大陈群岛去,坐镇指挥,命令部队向我们沿海地方发起攻击。
那时候,不少队伍从北边撤回南边的营地,半道上碰到了蒋介石军队的捣乱,害得好多老百姓的渔船也被打了。
这简直是“忍无可忍”的地步了!蒋介石部队一再挑衅,毛主席毫不犹豫地决定给蒋介石一个沉重的打击,这就是第二次“台海危机”。
在第二次台海危机期间,有一个重要的推手角色,那就是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总统。他的一些行动反而加剧了紧张局势,他与台湾签订的一系列协议,实际上在这次危机的爆发中扮演了关键角色,可以说这是危机升级不可忽视的一环。
【反华总统艾森豪威尔】
在第二次台湾海峡紧张局势那会儿,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扮演了个“反华头头”的角色,他可真是“卖力演出”,给中国惹了不少乱子。
1952年,艾森豪威尔当了总统。他一上任就说,自己要用“新花样”和更厉害的办法来对付亚洲的情况。为此,他还弄了个“东南亚条约组织”,就像是亚洲版的“北约”一样。
蒋介石很支持那个组织,艾森豪威尔一有这个念头,他就赶紧帮忙推动。毛主席得知后,没有袖手旁观,立刻下令进行了金门炮战,这场战斗后来被人们叫做“九三炮战”。
这场炮战非常重要,毛主席利用它来了个下马威,让美国人露出了真实面目,同时也让蒋介石没办法加入那个条约,只能妥协让步。
那时候,美国军舰在台湾海峡逗留着,毛主席发话:“只教训蒋介石的军舰,别去惹美国的军舰!”
按照这种思路去战斗,我们的军队让蒋介石的军舰不断后退,而美国的军舰只是在一旁看着,没有插手。这件事让美国军队的威望大大降低。
艾森豪威尔得知此事后,迅速以此为由,大肆渲染。他对美国民众说,金门危机是他上任以来遇到的最严峻的挑战;对台湾则宣称解放军即将登陆台湾岛,企图吓住蒋介石。
1954年12月2日,蒋介石由于受到艾森豪威尔的威胁,没办法只能跟他签订了《共同防御条约》。
艾森豪威尔签署这个条约的目的很清楚,他就是想让蒋介石别再守着金门、大陈这些岛了,而是乖乖留在台湾岛,做到真正的“海峡两边各管各的”。
为何要让台湾放弃金门呢?福建前线的叶飞将军对此有独到的见解。他说:“美国人看似威风凛凛,但实际上却像只纸老虎,一旦战斗打响,他们就会逃之夭夭。这出看似紧张兮兮的戏码,其实蛮有意思的。”
那时候,金门岛上有4万台湾军队守着。艾森豪威尔心里挺纠结:他怕蒋介石被大陆逼急了,会和共产党打起来,到时候自己也得被扯进去;他又担心解放军攻上金门后,会继续往台湾打。这样一来,中国的国际地位会提升,国军士气也会大受打击。要是解放军再趁势追击,美国可就犯难了,到底是帮还是不帮呢?总之,现在主动权在大陆那边,台湾要是不放弃金门,他们就夺不回主动权。
艾森豪威尔聪明地撤回了驻守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,免得不小心被卷入战斗;同时,他又劝说蒋介石,让他别守着靠近大陆的金门那些岛了,安心在台湾和美国人联手。
但蒋介石也不笨,他察觉到美国想拿他当工具,于是就没答应美国的要求,这样一来,艾森豪威尔和蒋介石之间就有了矛盾。
艾森豪威尔知道蒋介石不答应后,就没再硬逼他。这时候,美国国内有些军方的大佬也开始操心台湾的事了,他们嚷嚷着要像在日本、韩国那样,在台湾派兵驻守。
为啥台湾没走到那一步呢?艾森豪威尔心里有两个盘算:一来,他怕跟中国大打出手,美国军队要是去了台湾岛,中国人肯定会反击,可美国的重心在欧洲,得防着苏联扩张,不想在亚洲再跟个大国干架;二来,那时候中苏关系正铁呢,要是因为这事儿让他们俩联手了,美国得同时对付俩大国,那可就麻烦了。
想了好久之后,艾森豪威尔提出了一个关键的想法:保持战略上的含糊不清。就像艾森豪威尔自己说的那样:“别让敌人摸清你的打算,更不能让他们猜到你不会干啥!”
就是说,在台湾问题上,美国人的态度不明确,他们一边支持蒋介石那边,撺掇他“打回大陆”;另一边呢,又不想跟大陆彻底闹翻,所以会把那些挑衅举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。
直到今天,拜登总统在处理台湾问题时,还是沿用了艾森豪威尔的那一套办法,就是“战略模糊”,这个思想一直影响到现在,使得台湾问题变得特别棘手。
第二次“台海危机”时,人民海军不光打了九三炮战,轰炸了金门;还向大陈群岛发起了进攻,收获很大!国民党的“太平舰”被我军打沉了,我们趁这个机会夺回了一江山岛、大陈岛这些地盘。
原本我们打算继续拿下澎湖列岛,可美国又一次出来插手。毛主席瞧着局势变了,就提出了“和平让台湾回归”的想法,这赢得了不少国际朋友的赞同,于是第二次台海危机就这么平息了。
【访问台湾的背景】
在那之后的几年时间里,艾森豪威尔把主要的战略目光放在了欧洲和中东。同时,大陆和蒋介石那边虽然偶尔会有小规模的炮火冲突,但大体上还是保持着平稳。可没过多久,第三次台湾海峡危机就爆发了。
1958年的时候,毛主席做了个决定,要在8月2日对金门开炮。美国人得知这个消息后,马上派了人到那片海域,帮蒋介石一起守卫。
结果到了8月2日,大陆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,接下来的半个月也完全没看出要打仗的样子,美国人没办法,只好把军队撤走了。
到了8月23日,金门突然遭受了来自大陆的猛烈炮击,这一行动的时间是毛主席特意调度的。那么,毛主席为何会将炮击时间推迟三周呢?
来聊聊那时候的情况:1958年年初,美国给了台湾8亿美元的经济支持。有了美国人在背后撑腰,蒋介石在1958年对福建沿海地区进行了轰炸和炮击,导致大陆47名百姓伤亡。
这次轰炸金门,是对蒋介石的一个反击,另外也是为了跟上当时的国际大局。那时候,美国正深陷中东的战争泥潭,打得不可开交!可当他们听说大陆可能攻打台湾时,又慌忙调兵遣将来台湾帮忙防守。
不过毛主席机智地改了主意,没按原计划进攻,这让美国人白忙活了一场!半个月后,美国人见没动静,就放松了戒备,又把心思放回中东战场,还从台湾撤回了军队。
此时,一个难得的战机出现在我们面前。利用这个空隙,我们对金门进行了炮击,打击了敌人的措手不及。这一行动不仅让台湾方面感受到了压力,也让美国感受到了震动,他们因此都吃了一次不小的亏!
1958年8月23日那天,我军朝着金门发射了2万多发炮弹,打得岛上的国军措手不及。结果有600多名国军士兵伤亡,还有3名美国顾问送了命,甚至1艘台湾的大货船也被打沉了!这一仗,我们打得真漂亮!
在接下来的44天里,我军把金门机场给围了起来,用炮火打得他们的飞机没法上天也落不了地,国军只能干着急,被我们压着打。当时,好多人都以为毛主席这次是要一举拿下金门,甚至台湾呢,可没想到毛主席却突然下令不打了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毛主席说明原因:“要是我们直接打下金门、妈祖,那就没了牵制美国的筹码,对解放台湾也没啥大帮助,反而会让他们靠得更紧了。”
不得不说,毛主席的战略思想真是太厉害了,让人由衷佩服,美国因为金门这事儿,可没少栽跟头。
此时,艾森豪威尔的执政生涯已接近尾声,他的声望日渐式微,民众对他的评价也是每况愈下。为了重塑自我形象,在国际舞台上挽回一些面子,他决定孤注一掷:前往亚洲进行访问,并窜访了台湾!(注:需要注意的是,此处的“窜访”并非官方用语,而是对某种非正式访问的一种戏谑说法。在实际政治交往中,应尊重各国和各地区的主权与外交礼仪,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或不当联想的表述。)更恰当的表述可能是:随着执政岁月的流逝,艾森豪威尔总统的面子逐渐失落,公众对他的好评也持续下滑。为了挽回声誉,他希望在国际社会上重新赢得尊重,因此决定进行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亚洲之行,其中包括了对台湾的访问,以期借此机会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和公众口碑。或者:此时,艾森豪威尔的执政期已进入尾声,他的公众支持率不断下降,面子也几乎丢尽。为了挽回颜面,重塑自己在国内外的形象,他作出了一个重要决策:进行一场亚洲之旅,并安排访问台湾。希望通过这次旅行,能够改善自己的公众形象,并在国际上找回一些失去的面子。
蒋介石被我们猛烈的炮火打得没了主意!他以前老说要打回大陆来。可到现在也没动静,反倒是解放军一次次出击,让国军连连受挫,蒋介石的声望现在是一落千丈!
因此,蒋介石和艾森豪威尔的会面,对他们俩都非常重要。在这样的情境下,他们决定见上一面。
艾森豪威尔先跑到日本,想让他们跟自己一起阻止中国,但那时候日本刚从二战里缓过来,老百姓都特别反感战争,上百万人跑到街上表示不满。所以,艾森豪威尔这次去日本,并没能把事儿办成。
他无奈地将菲律宾设为第二站,并在回程的途中安排了窜访台湾岛行程。或者更简洁地表述为:他在菲律宾稍作停留后,便前往台湾岛进行窜访,最后完成整个行程并返程。
【七万枚炮弹洗礼】
1960年6月,当艾森豪威尔在亚洲进行访问时,毛主席在北京已经洞悉了其背后的真实意图,那并非善意的探访,而是怀有不可告人的企图。
艾森豪威尔打算访问台湾后,毛主席召集了高层开了个会,他跟大伙儿说:“这挺好呀,艾森豪威尔是大贵客,咱们不光得接,还得好好送呢。我老家湖南有个习惯,放鞭炮迎客人。我看福建前线,等艾森豪威尔来和走的时候,打上7万发炮弹,也算是尽了地主的礼数啦。”
6月18号,《人民日报》发了篇文章,里面说了:“如果有人不听我们的好言相劝,非要帮着坏人干坏事,还敢去捣乱大规模的反美游行,那他肯定会受到严厉惩罚,到时候可别怪我们没提前打招呼!”
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,“别怪我没提前告诉你”这样的话总共说了五次,而这回是新中国头一回用。
与此同时,苏联的赫鲁晓夫也站出来大力支持中国,他说:“谁要是欺负我们伟大的中国盟友,那就等同于欺负苏联!”
尽管全球很多国家都强烈反对,艾森豪威尔还是坚持要去台湾,无奈之下,我军只好在6月17日下午5点朝台湾方向开炮。刹那间,金门各岛上空仿佛下起了炮弹雨,400多门大炮齐发,总共打出了3万多发炮弹。
艾森豪威尔得知消息后,心里非常害怕,于是他避开其他地方,选择经过基隆港,在6月18日抵达了台湾。
蒋介石得知美国总统到访后,给了对方很大的排场。他不管老百姓的安全,让台北的市民全都上街,站在路两边欢迎美国总统。听说那天出动的群众有五十多万人呢。
艾森豪威尔那笑容看着挺勉强,虽说来迎接的人不少,可没几个是真心实意的。再加上金门那边炮声隆隆,把这打过很多仗的老将吓得心里直打鼓,生怕解放军来真的。所以他在台湾跟蒋介石夫妇应酬了一天,然后19号就赶紧离开了。
19日清晨,我们又朝金门开火了,用炮弹给那位总统送行,3.8万发炸弹接连不断地轰炸着金门。
艾森豪威尔这次出行啥也没实际捞到,主要是因为美国大选眼看就要到了,他这个当过两届总统的人马上就要下台,说话的分量已经大不如前了。
蒋介石心里一直盘算着反攻大陆,在和艾森豪威尔当天的会谈里,他不停地盼着美国能出兵帮忙,给他点支持。
结果,美国方面含糊其辞、态度不明,这让蒋介石非常失望。艾森豪威尔总统不愿让美国被牵扯进去,所以阻止了蒋介石的反攻计划。这次访问台湾,听起来挺重要,但实际上啥也没干成。
而我们的七万发炮弹又一次验证了毛主席的那句话:“美帝国主义啊,不过是纸老虎,表面上看挺吓人,实际上没啥可怕的!”
自艾森豪威尔之后,没有哪位美国总统敢踏足台湾一步。他们都深切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对于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和强烈情感,深知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红线,是绝对不容触碰的底线。
看看艾森豪威尔的这些举动,不难发现美帝国主义一直以来的软弱态度。他们一边支持蒋介石占据台湾和澎湖列岛,一边又叫蒋介石别管金门那些小岛了,还让他别再想着反攻大陆。
美国将台湾视为其反华策略中的一张重要筹码,企图以此遏制中国的发展。然而,对于是否要因台湾问题而与中方彻底决裂,进而让自己陷入战争的漩涡,美国人却显得犹豫不决,不敢轻易迈出那一步。
这些年,美国人爱玩的是“幕后操纵”的战争游戏,他们爱搅和事情,让别的国家去打架,自己却在旁边偷偷捞好处。我们得小心提防美国人的坏心眼,别傻乎乎地跳进他们设的陷阱里。
台湾问题是中国迟早得解决的大事,中华儿女都盼着统一,这是大势,谁要是想阻拦统一,那就是不明智!
中国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弱小的国家了,它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世界大国,中国人民一定会打败任何外来的挑战,让中华民族重新兴盛起来!
毛主席曾经预想过:要解决台湾问题,美国是个绕不开的因素,这是一场得长期斗下去的事儿。咱们得信赖国家的安排,台湾问题不能一下子就搞定,只有咱们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了,收复台湾的日子才会来得更早,不过咱们有信心,台湾回归的那一天,肯定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咱们!
#图文创作激励计划#
